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们积极主动应对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胜利的重要之年,也是开江近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12345”发展思路,以求真务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积极抢抓扩权强县的有利契机,主动适应宏观形势,全力破解发展难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全面完成了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的跨越、建设美好开江”的征程中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注重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攀升。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3.59亿元,同比增长12.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2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7亿元,同比增长3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34.8:34.8:30.4。特色农业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14亿元,同比增长3.80%。狠抓科技示范推广和粮油高产创建,粮食实现增产增收,总产达27.43万吨。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建成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87万亩。生猪、牛羊、家禽养殖规模不断壮大,畜牧业总产值达16.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30%。“四区建设”[1]全面启动,新建“一乡一业”乡镇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5个,新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两家,新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4户,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1户,实现销售收入6.30亿元。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38个。开江被列为全国产粮大县,省蔬菜基地县、畜牧业和林业产业重点县。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普安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户企业成功入驻。天然气能源化工、煤电、五金工具、建材、农产品加工5大产业加快发展,快速虎钳、淀粉糖浆、环保建材、橄榄油等拳头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年产2万吨葡萄糖粉技改、回龙焦电综合利用、舰船燃机一期70机组等项目竣工投产;拟投资64.80亿元的30万吨烯烃项目已在我县注册;天然气钻探开发项目完成投资4.80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户,新增9户,完成总产值22.1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工业增加值7.80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工业投入16.70亿元,同比增长41.10%。商贸旅游快速发展。成功举办达州市第四届乡村旅游节暨首届巴山平原旅游节,金马山公园开发、飞云温泉扩建、金山寺维修、明月湖景观打造、峨城山、牛山寺景区道路建设等工程全面完工,五大景点功能更加完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旅游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33%。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建成美食城和美食街;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85个;“家电下乡”销售3.9万台,兑现补贴80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2亿元,同比增长18%。对外出口完成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外派劳务100人次。财税金融保障有力。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保障和杠杆作用,有力保障了农业、工业、环保项目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两河”治理等项目成功融资。银企合作不断加强,互动双赢效应进一步凸现。8家市级金融机构向我县授信总额度达47.49亿元。国有资产经营监管不断强化,全年实现国有资产经营收入1204万元,4户国有企业完成利税1250万元。
全力攻坚克难,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大力发扬“一天当两天、抢晴天战雨天、不分夜晚和白天”的奋进精神,大打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超常推进城市建设,依法拆迁599户、12万余平方米,创造了开江前所未有的拆迁速度。全面启动实施了城普大道、橄榄大道、东西干道、环城东路等4条干道建设改造工程,中等城市主骨架基本形成。完成橄榄广场一期建设和城区夜景、“两河”沿岸景观打造,维修加固城区桥梁7座,硬化、彩化城区街道、人行道14.30万平方米,叉街小巷得到全面治理;深入开展“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创建活动,建成区绿化面积达55.28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7.37平方米。成功举办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发展论坛暨首届房地产交易会,出台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系列措施,完成房地产投资1.70亿元,商品房开发20.9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切实加强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全县城镇化率达31.70%。狠抓城市经营工作,2009年实现经营城市收入1.3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畅通工程”、“饮灌工程”、“光明工程”、“生态工程”、“信息工程”。达万高速公路(开江段)、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开江段)开工建设;省道S202线大修完成28公里,省道S202线城区段改道项目、高速公路客运中心站和物流中心站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县道普灵路16公里、新文路8公里、明安路8公里、渝巫路开江段23公里大修。完成通村公路105公里,新(改)建通村公路252.90公里、乡村机耕道62公里,危桥改造5座,全县平均好路率达74.40%;发展农村客运线34条,建成乡镇客运站3个、农客站10个,发展农客车155辆。宝明大型灌区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打渔洞”整治工程和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637处,兴建微水工程547处,新增提灌设备105台套、735千瓦,红层找水打井7115口,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57万人,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土68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15万亩,巩固退耕还林11.20万亩,完成重点林业生态工程3.7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3.85%。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0公里、低压线路77公里,安装配电台区25台。开通县到乡镇的党政信息网、农业信息网,完成数字电视城区网络改造任务;建成多普勒雷达终端接收应用系统。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功承办达州市第三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会。按照“突出治脏、集中治乱、逐步治差”的工作思路,实行领导包片、部门包街和机关单位周五大扫除制度,加大清扫清运保洁力度,城区主街实现24小时保洁。大力整治城区“五乱”[2]现象,设置道路隔离护栏1500米,非机动车停车围栏180个、建成停车场(点)48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公厕7座,完成综合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小家禽交易市场整治,建成全市第一个乡镇标准化农贸市场和污水处理站。深入开展“七进”活动,召开流动现场会,加快推进乡镇场镇治理和村庄环境治理工程,全县主干公路沿线基本实现“干净、整洁、规范”目标。
坚持外引内治,发展活力日益增强。项目投入强势推进。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加大项目对上争取和投资力度,争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56个,总投资1.37亿元;84个灾后重建项目竣工48个,完成投资3.30亿元。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坚持对内激活,积极探索建立“三个一”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综合目标约束激励机制和财力保障机制。出台17条激发乡镇发展活力的措施和7条鼓励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优惠政策;完成乡镇建管所、宝石桥水库管理处管理体制改革和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招商引资卓有成效。着力对外引进,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领域,精心挑选有特色、有潜力、有市场的产业项目到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全年共引进项目51个,到位资金14亿元,同比增长21%。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深化机关行政效能监察,设立17个机关效能监察点,大力整治乡镇“走读”和部门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加强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资源整合,在全县19个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167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初步建立起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面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综合运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县长热线等平台,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严格执行问责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全面推行“三色卡”[3]预警监督机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紧扣惠民主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兑付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各类补贴7920万元;落实“两免一补”及中职生生活补助政策,资助贫困生11011名,接收1154名进城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对1828名困难群众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671.68万元。切实加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工作,参保人数和保险金征收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3302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171人,“4050”对象实现再就业3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0%以内。15249人城镇低保、41152人农村低保、5619名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新建中心敬老院1所、乡镇敬老院5所,集中供养率达到41%。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对“5.12地震”受灾群众实施大力帮扶,投入灾后重建资金951万元,完成毁损农房重建360户、维修加固310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090户、2762人。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移民后扶等惠民项目,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580口,改善了3.26万名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富民进程不断加快。加大劳务培训力度,完成劳务输转16.7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02亿元。大力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54家,实现利税1661万元。200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277元,同比增加1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589元,同比增加350元。积极履行为民承诺。建成橄榄广场、金马山公园、两河治理等一批休闲娱乐基础设施,结束了开江县城无大型广场、无公园的历史,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条件得到改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突出和谐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广泛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完成科技培训5000余人次。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54项,申报市级科技成果5项,申请专利30件。大力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新一轮校点布局调整;均衡发展各类教育,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切实抓好学校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筹集资金564万元,建成教师周转房5538平方米,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1.87万平方米;建成“留守儿童之家”20个,6个寄宿制学校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0个农家书屋。切实加强县志编纂工作,《开江县志》获省、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序处置,狂犬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扎实开展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对县妇幼保健院业务楼、县中医院门诊楼和6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改(扩)建;新农合参合率达 98.10%,补偿医疗费用4800万元。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创建全国群众文化体育先进县。完成“村村通”建设点905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800户。基本国策全面落实。狠抓人口计生工作,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0‰,符合政策生育率84.10%。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创建省级生态家园49户、市级绿色生态社区1个、市级生态村1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完成5家企业的限期治理,关闭排污企业3家。全面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1.58吨标煤,同比下降8%。削减化学需氧量129.01吨、二氧化硫1740.8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78吨。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大力实施“金土地工程”,耕地保有量为3.59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3.11万公顷。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开展“5.12”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5处新生地灾点实施了滑坡治理。民主法制进程加快。坚决贯彻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前认真听取政协及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扩大基层民主管理,纵深推进“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农民工、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认真贯彻各类法律法规,完善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执法监督,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安全稳定形势良好。强化社会面控制,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完成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85个点位建设,“两所一庭”建设加快推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打击各类邪教活动和刑事犯罪活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4起,查处治安案件1092起,查破“法轮功”案件10起、基督教非法活动2起。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煤矿非法生产行为,杜绝了较大事故发生,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1起,同比下降11%。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积案化解活动,群众信访总量下降11%,实现全国及省市“两会”期间“零进京、零到省、零到市”上访目标。
同时,国防动员、老龄、妇幼、残疾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物价、人防、保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绩。
回首2009,开江经历的考验多年未有,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盘点一年的工作,我们得出四点体会:第一,始终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创新工作理念,确立双向思维,立足有限的空间,追求无限的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培育特色产业、大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各个层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构筑了开江跨越发展的坚实平台。第二,始终坚持克难奋进不停步。面对各种压力和不利影响,我们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消极等待,积极以个性的办法化解共性的难题,以超常规的手段,突破土地、资金等方面的“瓶颈”制约,不断为项目投入、城乡建设做“加法”,竭尽所能实现当前条件下的快速发展。第三,始终坚持狠抓落实不放松。切实创新政府工作,以项目为创业抓手,以务实为谋事标杆,把经济、城市、社会和作风建设全部纳入项目管理,奉行说了算、定了干,分类指导、定期督查、跟踪问效,始终保持工作上的快节奏、高效率,展示了政府部门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崭新形象。第四,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不移位。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创业富民、政策稳民、保障惠民,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尊重民意,凝聚民心,激发民力,依靠实践层面的有形变化、信心指数的无形提升,开创了人心思进、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一年的生动实践,让我们始终牢记:政府工作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归功于全县人民的奉献和努力,凝聚着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战斗在开江,无私奉献于开江建设,全心全意致力于开江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一年的成就令我们欢欣鼓舞,信心倍增,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需我们头脑清醒、奋起直追。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相对落后仍是我们的最大县情,前进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质量较差,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特色优势不明显;工业化水平较低,重大项目少,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强;繁荣商业的任务还很艰巨。二是城乡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投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源建设后劲不足。四是社会工作面临新情况,和谐社会建设仍需加强。五是安全生产形势仍然艰巨,土地利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六是发展软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机关效能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更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的跨越、建设美好开江”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对于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奠基“十二五”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12345”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增长1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0%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0%,全社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维持在2009年水平。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产业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产业内部结构,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四区建设”,着力培育主导骨干产业。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标准良田和3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粮食生产稳定在28万吨以上。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新发展无公害蔬菜2万亩、新定植银杏0.50万亩、油桐1万亩,改造低产油橄榄0.30万亩,种植烟叶0.73万亩。新发展优质水果1万亩、粉葛1万亩、蚕桑0.30万亩。大力推进畜牧重点县建设。新建生猪、白鹅、麻鸭、牛羊等养殖示范小区20个,年出栏生猪63万头、家禽1800万只。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壮大梨梨生化、永发肉业、山参葛业、绿香豆笋等龙头企业,新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户、专业合作组织30个。力争“绿升”牌橄榄油创中国驰名商标,梨梨牌麦芽糖、山参葛粉创四川名牌产品。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普安现代农业园区、普安观光农业园区、广福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农民工培训10万人次,输转劳务16.7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亿元。鼓励县内企业就地吸纳农民工,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工业支撑,搭建发展平台。加快推进普安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完善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确保天源油橄榄、峨城杀菌钱包、宝源白鹅、君达纸品等入驻企业6月底前建成投产。鼓励企业退城进区,确保新入驻企业6户以上。加强对外合作,大力招商引资,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次转移。扶持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加大对翰田坝煤矿、开丰煤矿、龙泉山煤矿、回龙焦电、金鑫陶瓷、山参葛业等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金融、电力、能源、交通运输的协调力度,加大用气指标的争取工作,切实解决企业生产需求,确保要素供给。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争取新上1个符合产业政策的能源化工项目。推进舰船燃气轮机长试基地二期、油橄榄系列产品生产线技改扩能和10个新上工业项目建设,培育1个省级名牌产品。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促使11个煤矿资源整合和独立扩能工程尽快复产,形成年产150万吨原煤能力,做强煤炭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成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深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完善金马山公园、金山寺、峨城山、飞云温泉等景点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星级农家乐建设。广泛宣传“巴山平原、毓秀水乡”主流特色文化,提升旅游对外形象,力争全年旅游总收入实现4.80亿元。加大金山寺、温泉综合开发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成星级商务酒店1家。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启动达万高速公路开江互通口优质特色产品专业市场、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五金机电建材专业市场、城东农贸市场、城西汽车站、汽车维修美容汽配经营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家政物业、休闲健身、中介服务等公共服务业。引导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努力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新建标准化农资配送服务中心20个,打造农家店规模配送中心1个。加强财源和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加大财源培植力度,重点培植一批纳税大户,做大财政蛋糕。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普安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三农”、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今年新增有效信贷投放2亿元。
二、抓项目强基础,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加大对民生、交通、水利、市政、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推进在建项目,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60个百分点,达到33.30%。高起点抓规划。编制完善县城近期重点建设区修建性详规、总体风貌及整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防洪规划,完成新街、梅家、沙坝场、回龙、靖安、长田等6个集镇总体规划和18个新村规划。高品位抓开发。建设商品房16万平方米,完成蔡家院子改造、五路口中心花园、江都花园、金山花园二期工程,加快建设橄榄城二期、滨江华府、万鼎国际新城、任市火车站广场二期,启动东大街片区、五路口西北片、老信用联社以西、西环路金桥宾馆片区、新法院以东等片区开发。高质量抓建设。完成橄榄大道、东西干道、环城东路、橄榄广场及演艺厅、两河治理二期、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绿化,积极创建市级园林城市,基本完成城市“绿肺”构建。
大力实施“畅通工程”。努力打造距达州半小时、重庆两小时、成都三小时交通圈。积极配合做好达万高速公路(开江段)建设、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开江火车站扩能升级工作。启动城区过境公路改道建设。完成省道S202线38公里路面改造、甘(棠)长(岭)路、甘(棠)白(杨)路、讲(治)铁(桥)路、麻(柳)开(江)路建设。加快实施县乡道断头路建设,改造县乡公路65.6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0公里,新建乡镇客运站2个、农村水运小码头1个,完成宝石中心渡改桥、县委平桥新建工程。实施道路客货运输网络化建设,完善城区中心客运站、启动城西客运站建设。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实施“饮灌工程”。争取宝明大型灌区项目,加快宝石桥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新增有效灌面0.20万亩。扎实开展农村初级化水利试点建设。完成病险水库整治2座、兴建微水工程135处、修复水毁工程100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平方公里。新建标美化提灌站6处,修复改造提灌设施2400千瓦/300台(套),新增提灌设施700千瓦/100台(套)。编制并启动实施新宁、普安、永兴、长田等7个乡镇28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完成土地整理38000亩。新建机耕道40公里、农村户用沼气池3500口、烟水池40口、标准化晾房300间,建成机耕道建设示范村1个、沼气综合利用示范村5个。大力实施“光明工程”,加强农村电网和无电村电力建设。
三、抓治理优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
深入推进环境治理“七进”[4]活动,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不断改善城乡面貌,着力建设山青水秀、生态文明的“巴山水乡”。
深化环境治理。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城市容貌整治,强力推进“裙房卡口”拆迁工作。完善城市基础功能,新建标准化农贸市场3个、改建乡镇农贸市场15个,汽修汽配广场1个、垃圾中转站2个、标准公厕3座。实施乡镇容貌整治工程试点,加强乡镇场镇环卫设施配置,完善集镇农贸市场建设,妥善处理场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力争80%的乡镇达到“四化”[5]标准。加快村镇规划,完成乡镇村民新居点规划布局,深入推进城乡建筑风貌整治,强制规范农房改造、新建风貌规划达标,打造“川东民居”新风格。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房“改水、改厕、改灶、改厨、改圈”工作,搞好庭院绿化美化。深入开展农村“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乱堆、清沟渠”工作,力争60%的村达到“四化”标准。
实施“生态工程”。大力开展省级绿化县、省级生态县、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城乡绿化“四大工程”,完成造林3.60万亩、植树450万株,通道绿化600公里,绿化新村建设点20个,建设绿色开江。加强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强力整治宝石桥水库污染源,启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梅家乡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沙坝场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加强节能减排。全面完成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生产能力过剩项目。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和低碳经济。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强违法用地清理整顿,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优化资源配置。
四、抓改革促开放,充分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同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努力破除各种思想和体制障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推进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各项改革。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稳定和完善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启动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试点,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实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逐步建立市场化公路养护机制。启动村镇银行发展,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坚决杜绝新增债务,有序消化政府不良债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行企业资本预算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国有企业利税1600万元、资产经营收益1200万元。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试点和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
深度融入重庆。全面实施“主融重庆、西联成都、东引沿海、互动周边”的开放战略。着力将开江打造成为重庆服务的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工业协作配套基地、短线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四川环渝腹地区块连接渝东北翼的交通枢纽。制定融入重庆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扩展开(江)宣(汉)开(县)合作框架范围,深入推进合作领域,实现广泛合作。依托天然气、石灰石、温泉等特色资源优势,利用驻渝机构、驻杭办、旅外乡友会和友好区(镇)平台,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环渝腹地经济区块、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亿元。大力发展外贸经济,扶持壮大梨梨生化、永兴五金、君达纸品等企业,新培育2家自营出口企业,力争全年完成自营出口创汇250万美元。
推进自主创新。深入实施“创新兴县”战略。争取新列科技项目6项,成果转化2项。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支持企业与中科院、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开展互利合作,改造农副产品加工、五金工具等传统产业,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成果。做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级考核工作,力争2011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强化人才市场建设,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基础信息库,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需求,抓好人才服务和县外智力引进工作。完善乡镇科技推广体制。
五、抓保障惠群众,切实改善民计民生
坚持把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振兴教育行动计划,着力将开江中学、任市中学办成全市优质高中,开中老校区办成独立优质初中。加快中心校、完小寄宿制建设步伐,启动新宁一小二期、复兴小学扩建、新宁四小迁建工程,推进开江中学新校区、甘棠初中、普安小学建设,缓解大班额矛盾。集中力量改造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1.10万平方米。继续推行山区教师津贴和支教制度,全面落实“两免一补”、中职生生活补助及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巩固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管理水平。推进“巴山平原、毓秀水乡”主流特色文化繁荣发展,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加强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成广电“村村通”工程建设点329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开通乡镇调频广播。加强城乡卫生体系建设,完成县医院医技楼、县中医院门诊楼建设,加快县二医院迁址建设,启动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和补偿比例,加大狂犬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力度。加大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力度,实现省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目标。推进群众体育组织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争取群众体育活动中心项目,积极备战省十一运会。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利益导向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启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着力促进社会就业。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就业援助等各项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鼓励全民创业,力争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加强乡镇、村(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全国劳务输出重点示范县和全国城乡人才资源市场建设基地县。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配套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解决国有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和失地无业农民养老保险。争取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全覆盖。完成减灾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完成殡仪馆建设,新建1所乡镇敬老院。实现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应保尽保和规范管理。加强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发放廉租补贴1000户,新建廉租房14363平方米。大力推进扶贫移民开发,启动13个扶贫新村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努力完善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组织管理,规范组织行为,加大指导力度,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加大城镇社区建设力度,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合理设置岗位,推行专业社会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大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监管。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和干部下访活动,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加大矛盾排查调处力度,有效化解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社会矛盾。深化平安开江创建活动,完成13个基层派出所、5个人民法庭和20个司法所建设。健全“打、防、控、管”一体化的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完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大外流贩毒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吸毒贩毒活动。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整治。
同时,切实做好新时期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残疾人、外事、侨务、对台、移动、联通、电信、邮政、气象、妇幼、档案、县志等工作。
六、抓管理强素质,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新的形势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把政府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严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加快转变职能,建设责任政府。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扩大乡镇人权、财权、事权,激发乡镇发展活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及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强化政府职责体系,健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行政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等制度。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合法审查、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健全决策反馈纠偏和责任追究机制,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执法队伍管理。
切实改进作风,建设效能政府。坚持三个带头,践行八字要求,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纪律约束和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大软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健全乡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6],拓宽并联审批领域,实现“一站式”服务。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大力实施信息工程,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现文件传递网络化。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社会纠纷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营造为政清简、政治清明、作风清新、为官清廉的良好风气。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行政监察、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规范项目、资金的政府审批行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行业不正之风,深入开展违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参与赌博治理活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持厉行节约,继续控制公用经费支出,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推行单位财务公示制度,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面对58万开江人民的期盼和重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的跨越,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全面开创建设美好开江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四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园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
(2)“五乱”治理:治理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
(3)三色卡:以“白色提醒卡、蓝色函询卡、黄色警诫卡”为显著标志的党员干部预警监督制度。
(4)七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5)四化: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制度化。
(6)两集中、两到位: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股室集中,行政审批股室向政务中心集中;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入政务中心到位,部门对进驻政务中心的授权到位。